土木工程专业《材料力学》课程考试大纲
一、考试的目的与要求
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, 考察其掌握杆件的强度、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理论的程度; 着重观察其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熟练程度, 应该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, 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。
1.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。识
2. 具有对常见的构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 。
3. 能够分析杆件在拉或压、剪切、扭转、弯曲时的内力, 并作出相应的内力图。
4. 熟练掌握构件的各种基本变形形式下的应力和变形的理论计绊方法。
5. 能够正确运用强度、刚度和稳定性条件对构件进行计绊。
1. 绪论 及基本概念 ( 5%左右)
( I ) 识记: 构件强度、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, 明确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。
( 2 ) 理解: 理解可变形固体的概念和基本假设。
(3 ) 应用: 基本变形杆件的受力和变形特征。
2. 轴向拉伸与压缩 (3 0%左右)
( I ) 识记: 材料 在拉伸和压缩时的主要力学性质; 胡克定律; 直杆在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 正应力分布规律及计算公式。
( 2 ) 理解: 求内力的截面法及轴力图绘制; 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; 轴向拉压变形计算。
(3 ) 应用: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问题计算。
3. 扭转 ( 15%左右)
( I ) 识记: 传动轴外力偶矩的计算; 剪切胡克定律;圆 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公式。
( 2 ) 理解: 扭矩和扭矩图的求解;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计算和变形计绊。
(3 ) 应用: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。
4. 弯曲内力、应力、变形 (30%左右)
( I ) 识记: 弯矩和剪力的定义, 弯矩和剪力正负号的判断; 截 面上剪力和弯矩的计绊; 直梁在 纯弯曲下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及计饵公式; 直梁弯曲时的切应力分布规律; 挠 度和转角概念。
( 2 ) 理解: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; 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; 载荷集度、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; 梁横截面上正应力计算; 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积分法; 提高梁弯曲强度和刚度的措施。
(3 ) 应用: 直梁弯曲时的强度校核。
5. 应力状态分析和压杆稳定 ( 10%左右)
( I ) 识记:四种 常用强度理论; 压杆稳定的概念; 常见约束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(欧拉公式);
压杆的临界应力; 压杆的稳定性条件。
( 2 ) 理解: 提高压杆的稳定性措施。
(3 ) 应用: 用解析法分析和图解法分析二向应力状态。
6.截面的几何性质 (5%左右)
( 1 ) 识记: 常见 平面图形的几何 性质: 静矩; 形心;惯 性矩; 惯性半径。
( 2 ) 应用: 组合截面的形心和惯性矩。
7. 力学实验相关内容 (5%左右)
( I ) 识记: 实验的目的和方法。
( 2 ) 应用: 用实验的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。
基本题 70%左右,综 合题 20%左右,提高题 10%左右。
主要题型有四大题型 , 可根据具体情况作调整, 单项选择题 30% 左右, 填空题15% 左右, 判断题或简答分析题 10% 左右, 计算题: 其中作内力图 15% 左右, 计算题 30%左右。
采用闭卷考试形式, 出一套试题, 并附标准答案。
试卷应涵盖教学大纲规定内 容的 90%以上, 考试时间 120 分钟。
《材料力学 I》(第六版)刘鸿文等编, 高等教育出版社
《材料力学1》(第六版)孙训方等编, 高等教育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