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21年专升本《电路理论》课程考试大纲
(1 ) 邱关源编著,《 电 路》第五版,高 等教育出版社, 2006 年。
(1 ) 胡翔骏编著,《 电路分析》,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07 年。
( 2) 李渤苏编著,《 电路分析基础(第4版)》,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06 年。
( 3) 白乃平编著,《 电工基础(第3版)》,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, 2006 年。
1. 考察学生对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;
2. 考察学生对电路分析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;
3. 考察学生对简单电路设计的能力;
4. 考察学生是否具有理论研究分析电路模块的能力。
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
( 2 ) 电功率的计算及其性质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关系;
( 3 )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外特性 ;
( 4 ) 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应用;
( 1 ) 理解电压、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,电 压与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;
( 2 ) 掌握功率的计算、功率的吸收与发出;
(3 ) 掌握电阻、电容、电感、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的定义及伏安关系 ;
( 4 )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: KC L 和K VL。
( 1) 应用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求解电路中的电压、电流;
( 2 ) 电源的串、并联等效变换简化;
( 3 ) 电源的等效变换;
( 4 ) 一端n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。
( 1 ) 掌握电路等效的概念;
( 2) 掌握电阻元件的等效变换 : 串、 并联、Y -6 等效变换;
(3 ) 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;
( 4 ) 理解一端口电路输入电阻的定义, 掌握其计算方法。
( 1 ) 线性电阻电路方程建立的方法 , 电 压电流的求解;
( 2 ) 支路电流法、回路电流法与结点电压法的运用。
( 1 ) 了解图的概念;
( 2 ) 掌握独立结点、独立回路的数目及选取 ;
( 3 ) 掌握支路电流法、回路电流法与结点电压法。
( 1 ) 叠加定理、替代定理的应用;
( 2 ) 戴 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应用。
( 1 ) 掌握叠加定理、替代定理的基本内容, 应用这些定理分析简单电路;
( 2 ) 学握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进行电路等效变化的基本方法;
(3 ) 华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。
( 1 ) 电容、电感元件的VCR表达式;
( 2 ) 电 容、电感元件的串、并联。
( 1) 掌握电容、电感元件的VCR及功率、能昼表达式;
( 2 ) 了解电容、电感的串并联等效。
第七章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
( 1 ) 动态电路微分方程的列写;
( 2 ) 一阶电路初始值的求解;
( 3 ) 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求解;
( 4 ) 用三要素法求一阶电路的全响应。
( 1 ) 掌握动态电路方程初始条件的确定;
( 2 ) 华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、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及求解;
第八章 相量法
( 1 ) 通过相批计笃正弦批和差积分等计算;
( 2 ) 电 路定律的相扭形式。
( 1 ) 熟悉正弦量的振幅、角频率、相位等概念;
( 2 ) 掌握正弦抵的瞬时值、有效值和相位差;
( 3 ) 掌握电路元件电压、电流关系的相扯形式。
( 1 ) 串、并联电路等效阻抗的等效变换;
( 2 ) 正弦电路的相批图;
(3 )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、无功功率、视在功率、复功率、功率因数的关系;
( 1 ) 理解阻抗和导纳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, 能对阻抗与导纳进行相互等效变换;
( 2 ) 掌握用回路电流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方法。
( 1 ) 耦合电感的电路模型;
( 2 )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去耦合方式;
(3 ) 运用阻抗法分析含空心变压器的电路;
( 4 ) 运用折合阻抗变换法分析含理想变压器的电路。
( 1 ) 了解耦合电感元件的定义; 了解同名端的意义, 会判断同名端; 了解耦合电感M 的物理意义;
( 2 ) 掌握有互感电路的简单计绰;
( 3 ) 了解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原理。
第十—章电路的频率响应
( 1 ) RLC串联谐振、并联谐振的基本特征和性质;
( 2 ) 网 络函数的基本性质 。
( 1 ) 掌握具有串、并联谐振简单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。
( 1 ) 对称三相电路的连接;
( 2 ) 计算对称三相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;
(3 ) 计绊三相电路的功率。
( 1 ) 理解三相电源的定义;
( 2 ) 掌握对称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连接方式和星形连接方式, 线电压、线电流、相电压、相电流之间的转换关系:
(3 ) 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, 草握电压(电流)的相值和线值之间的关系, 掌握三相电路的分析和计算;